新“國九條”正式發布
Post time:2014-05-22國務院于5月9日發布《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》,即新“國九條”。《意見》提出,到2020年,基本形成結構合理、功能完善、規范透明、穩健高效、開放包容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。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,這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綱領性文件,對當前和今后較長一段時期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進行頂層設計、做出統籌部署。
《意見》提出,資本市場改革發展要遵循以下四原則:一是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系;二是處理好創新發展與防范風險的關系;三是處理好風險自擔與強化投資者保護的關系;四是處理好積極推進與穩步實施的關系。
《意見》明確,要加快建設多渠道、廣覆蓋、嚴監管、高效率的股權市場,規范發展債券市場,拓展期貨市場,著力優化市場體系結構、運行機制、基礎設施和外部環境,實現發行交易方式多樣、投融資工具豐富、風險管理功能完備、場內場外和公募私募協調發展。到2020年,基本形成結構合理、功能完善、規范透明、穩健高效、開放包容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。
亮點一:完善退市制度
《意見》:支持上市公司根據自身發展戰略,在確保公眾投資者權益的前提下以吸收合并、股東收購、轉板等形式實施主動退市。對欺詐發行的上市公司實行強制退市。明確退市公司重新上市的標準和程序。逐步形成公司進退有序、市場轉板順暢的良性循環機制。
解讀:進一步加強了對投資者的保護。
亮點二:擴大資本市場開放
《意見》:擴大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、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的范圍,提高投資額度與上限。穩步開放境外個人直接投資境內資本市場,有序推進境內個人直接投資境外資本市場。在符合外商投資產業政策的范圍內,逐步放寬外資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限制。
解讀:此舉不僅是走出去,更重要的是放進來,使得外資更加便利地進入中國股市。
亮點三:培育私募市場
《意見》:建立健全私募發行制度。發展私募投資基金。研究制定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投資基金的相關政策。
解讀:《意見》在統籌規劃股票、債券、期貨市場發展的同時,還單列一條對培育私募市場做出具體部署,這在國務院文件中是第一次。股市要上漲最需要的就是資金,大力培育私募市場可使更多的民間資金進入股市。
亮點四:完善資本市場稅收政策
《意見》:按照宏觀調控政策和稅制改革的總體方向,統籌研究有利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稅收政策。
解讀:投資者對此是異常敏感的,比如每一次調整印花稅都會引發市場的巨大波動。在目前非常低迷的時刻,稅收如果下降,對于提升市場活躍度和信心作用將非常明顯。